“71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年均发电10.75万度,年收益约3.78万元,25年总收益可达94.46万元。”近日,册亨县丫他镇田坎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鸿凌在盘算着光伏电站投运后的收益,这是他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刘鸿凌帮助村民收割成熟玉米
2021年4月,刘鸿凌被南方电网册亨供电局选派到册亨县丫他镇田坎村担任第一书记。4年间,刘鸿凌挑起强村富民重任,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施策,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动力,为田坎村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盘活产业李树生金
驻村第一天,刘鸿凌为尽快掌握了解村情民意,他拎着笔记本,吃住在村里、蹲守在村里,串百家门、听百家言,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通过不断走访,他思考如何为村里培植一个可持续的产业。
田坎村位于册亨县丫他镇,村民主要以杉树和蜂糖李等产业为生,其中有杉树约8650亩、蜂糖李约600亩,但由于位置偏僻、销路不畅,村子经济薄弱,如何强村富民、带领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成为刘鸿凌面临的“新课题”。
为搞好蜂糖李种植产业促农户增收,刘鸿凌组织村民开展蜂糖李种植管护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到邻近的巧马镇的蜂糖李种植户林地中实地“取经”,再协调将田坎村蜂糖李以临时管护和统一收购的形式承包。
2023年,田坎村的蜂糖李进入采摘期。刘鸿凌积极走访调研,通过以产定销、打包售卖的方式销售蜂糖李。通过线上销售、产地直发的模式,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也让搭建农产品产业链成为可能。
仅一个月,9000斤蜂糖李“抢售一空”,给村集体带来近7万元的收益。2023年底,刘鸿凌又张罗着与田坎村3名青年劳动力签下管护协议,实现本村的种植产业反哺本村村民。
夯实基础联通民心
“村里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渠让来往的村民不仅‘颠簸不已’,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有村民找上门反映路面问题,刘鸿凌了解后,他第一时间实地踏勘,立马向南方电网册亨供电局党总支汇报,随即该局捐赠10万元修建了一条“南网路”,为村民提供便民道路的同时,促进了农户种植产业增收,还有村民高兴地发起了“朋友圈”炫耀。
“南网路”修好的同时,刘鸿凌发现村民日常生活饮用水需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取水点挑,为了解决了该村37户169人用水需求缺口和断供问题,2023年他立即向上级申报10.04万元定点帮扶资金修建“丫他镇田坎村二组、三组饮水工程修建项目”。
在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册亨供电局以及丫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2023年9月项目得以按期竣工。村民亲切地将本项目建设的两个蓄水池称为“南网井”,村民为表示感谢特委托村支两委向册亨供电局党总支献上答谢锦旗。
道路和饮用水问题的妥善解决,得益于刘鸿凌组织开展的调研活动。通过收集问题清单,刘鸿凌为村民办成了一系列“微实事”:在村里的南网驿站客户服务点,给前来咨询用电办理的村民们答疑解惑、耐心指导线上用电业务办理;带领志愿者们开展“秋收行动”,收割成熟玉米,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绿色赋能照亮未来
田坎村地处偏远山区,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紧缺,该村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514小时,村委会3栋房屋约320平方米屋顶长期闲置,具备光伏发电的天然优势。
2025年,刘鸿凌依托村委会闲置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站,向南方电网册亨供电局申请捐赠20.66万元资金,支持建设71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村集体增收“双赢”。
该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年均发电10.75万度,年收益约3.78万元,25年总收益可达94.46万元。收益的8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20%预留为运维基金,保障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2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17吨,同步降低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为乡村生态保护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走进田坎村,一片片蓝色光伏板镶嵌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亮乡村致富路。
在刘鸿凌带领下,田坎村不仅实现了水、电、路、讯、网全覆盖,更让蜂糖李香飘四方,光伏电点亮希望,一条充满活力的“增收致富路”正在青山间坚实延伸。通讯员:杨婷毛涵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