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格力电器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是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4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评价】
——本文为“格力电器”篇。
出品|搜狐财经
研究员|王晓潇

“海归间谍说”引爆舆论
格力电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事长董明珠语出惊人:“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这个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一番极具争议性的用人观点引发一片舆论声讨。
“不用海归派”的言论,或许与格力对外表达的平等雇佣理念相悖。公司曾在《员工招聘管理办法》中明确秉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原则,并在2024年ESG报告中强调全年未发生任何用工歧视行为,
而从企业发展需求来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用人主张,更与格力的现实需求背道而驰。
过去一年,格力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持续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品牌推广与项目承揽等方面发力。2024年年报显示,其产品已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营业务海外收入达282亿元,同比增长13.25%。进入2025年,格力经营计划仍将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实现业务突破列为重要目标。
当前,格力官网仍在招收面向海外的销售管培生,职责围绕海外市场开拓、商务谈判、出口管理、售后技术支持等重点工作。

图:格力电器招聘需求
至2024年底,格力电器员工总数为72808人,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其中,去年新入职应届生6000人。总体年龄分布上,格力员工各年龄段相对均衡,3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32.73%,31到40岁占比44.82%,40岁以上员工占比22.45%。
2024年ESG报告中,格力电器首次披露了员工流失率,整体流失率为12.85%。按年龄分布的流失率来看,30岁及以下流失率19.8%,31-40岁流失率9.53%,4岁以上流失率为5.75%。
对比业内“家电三巨头”的其余两家,美的集团2024年国内(含港澳台)员工流失率36.41%,海尔智家境内员工流失率为13.77%。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三家企业的流失率数据均为各自统计。目前,仅有美的集团ESG报告中的数据经过了第三方独立鉴证。
职级构成方面,公司划定为高级管理层的人数为249人,占员工总数的3.42%;中层管理人员5373人,占比7.38%,其余九成左右为基层员工。根据年报薪酬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电器薪酬总支出122.66亿元,人均薪酬16.85万元,同比增长2.7%。
高管薪酬上,公司由9名董事会成员(含4位领取固定津贴的独董与5位非独董)、3名监事及5名高管构成的17人董监高团队,领取年度报酬总额4505.18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408.19万元增加超过三成。
碳排放强度高于同行
2024年,格力电器交出的碳排放成绩单中,运营层面(范围1、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1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一直接能源排放268万吨,范围二间接排放49万吨。排放总量达到前一年的2.4倍。
但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统计口径变动。2024年,格力碳排放数据核算范围涵盖公司总部及各子分公司,而2022—2023年的核算范围仅为公司总部。

图:格力电器2022—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在减排方面,格力已经有所行动。能源结构调整上,推行光伏发电,利用厂区空间建设光伏设施,并引入核电等低碳电力;在生产环节,推进节能技改,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升级。通过这些方式,公司在2021—2023年期间累计实现减碳近46万吨。
不过,目前来看,格力的碳排放强度在行业内仍居高不下。以2024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营收强度看,2024年,每产生百万营收,格力排放16.70吨二氧化碳当量,显著高于海尔智家的4.27吨以及美的集团5.39吨。
此外,格力电器仍未有开展范围三碳核算的计划,也没有设立一个明确的减碳目标。
国内外ESG评级得分低
外部第三方评级方面,格力电器表现并不出色。国内机构评价上,以万得(Wind)ESG评级为例,格力电器获评BB级,处于万得三级分类的“家庭耐消品”行业中游水平。

图:格力电器万得(Wind)ESG评级
具体到家电行业,与海信、海尔以及美的等几家代表性家电企业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格力电器在环境、社会、治理各维度以及管理实践上的得分,均与前者存在一定差距。

图:格力电器与数家同业公司得分对比
在国际机构评价体系中,以MSCI(明晟)评级为例,目前,格力电器仍然保持B级别。在纳入MSCI全球指数的71家同业公司中,格力电器排名后20%。

图:格力电器MSCI(明晟)评级
与国内家电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这一评级显著落后于AA级的海尔智家、BBB级海信、美的集团以及BB级的TCL电子。
这样的评级落差,或许与公司近年来卷入的数起争议事件脱不开关系。其中,劳动力管理范围内的员工持股计划范围争议尤为突出。

图:MSCI官网显示格力电器争议事件
尽管格力在2024年ESG报告中强调,通过已推出的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对中高层管理及核心骨干员工的激励。三期计划激励对象均为公司董监高、中层干部及核心员工,其中第一期覆盖4513人,第二期3170人,第三期5141人。
去年8月,在格力电器2024年首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针对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审议出现了颇具争议的场景。此前,该持股计划因认购定价偏低、业绩考核门槛过低备受关注。在参与投票的中小股东所拥有的有效表决权中,48.86%选择投下反对票,显得该方案或许难以服众。
此外,在今年1月中旬的新一轮MSCI评级调整中,格力不仅在整体评级上未有建树,关键议题的表现也有所下滑。此前曾领跑行业ESG表现的“电子废弃物”议题,如今已跌出领先梯队,下滑至行业平均水平。

图:格力电器关键议题表现
从成果上看,2024年,格力电器处理回收废弃电子产品813万台,相比上一年的数量减少18%左右。不过,转化再生铜铁铝料、塑料等的数量提升至15.76万吨。

图:电子废弃物回收成果
目前,格力在全国门店设电子废弃物收集点,并于珠海、长沙等地建立了再生资源基地,处理所在省市及周边电子废弃物,负责处理基地所在省市及周边城市的电子废弃物的收集和回收,实现塑料等资源化利用。2024年ESG报告显示,其回收网络已覆盖26个省份。

图:格力电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举措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891.6亿元,同比减少7.26%;归母净利润321.8亿元,同比增长10.9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