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30日讯(记者泮晓阳)4月30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作风深化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鲁医健康说”健康体重管理专场,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部长,主任医师张朝燕针对孕妇和儿童体重管理提供可行思路。


张朝燕表示,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指南》,我国孕产妇超重率达36.2%,科学管理体重已成为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环节。
张朝燕说,可用三个关键数字帮助大家建立认知框架:首先是增重目标值,单胎孕妇应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确定增重范围。例如,BMI正常者(18.5-23.9)建议增重8-14公斤,早孕三个月总增重不超过2kg,孕中晚期每月约增重1.5公斤。其次是膳食配比,孕早期孕妇摄入热量和孕前保持一致,孕中晚期建议每日增加能量摄入300-500千卡,约等于1个鸡蛋+2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半碗杂粮饭的组合。第三是运动时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孕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孕妇操等。
建议孕妇体重采取“三阶梯管理法”:第一阶梯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使用标准体重秤每周固定时间测量,将周增重控制在0.5公斤以内。第二阶梯构建“红黄绿灯”饮食体系,绿灯食物天天吃,如深色蔬菜、低糖水果可足量摄入,黄灯食物偶尔吃,如全谷物需定量,红灯食物尽量少吃,如油炸食品严格限食。第三阶梯实施运动处方,推荐“3+2”模式:每天3次10分钟碎片运动(如拉伸操)+每周2次系统训练(如孕期瑜伽)。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破除“一人吃两人补”的传统误区。中国营养学会研究显示,孕中晚期每天仅需增加15-20克蛋白质,有助于胎儿发育和孕妇分娩。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采取“分餐制”,将三餐拆分为5-6次进食,配合餐后散步,能有效控制血糖波动。建议孕产妇定期参加妇幼保健院组织的孕妇学校课程,用科学方法守护母婴健康。
除此之外,张朝燕还针对儿童肥胖防控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招:守好“吃”的第一道防线。每天至少吃够一斤蔬菜,把果汁换成苹果,把膨化食品换成坚果。学校食堂也得“卷起来”,像北京部分小学推出的“红绿灯食谱”,绿灯菜占比超60%,炸鸡腿这种红灯菜每周最多出现一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定个“零食日”,比如每周六才能吃块小蛋糕,平时用酸奶、水果解馋。
第二招:让运动“好玩儿”起来。学校得把课间操玩出花样,像上海有些学校带着孩子跳“本草纲目”毽子操,连最不爱动的孩子都跟着蹦跶。或者给孩子买运动手环,设定每天8000步的“闯关任务”,攒够了步数换半小时游戏时间。
责任编辑:连峰
来源:头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