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_全国资讯网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2024-05-05 09:13:11     简体|繁體
http://993113.com/995266.html

虽然古代的交通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比,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包括洪洞大迁徙、湖广入川……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多是古人为了生存而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劳作的普通百姓。终日衣食困难。但历史上,其实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世家大族的迁徙,比如西晋末年开始的义官南迁: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原来的居所和世代积累的部分家产?并迁移到遥远的家乡?尝试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1、中原不安,故乡不复存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作为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发达的政治、先进的农业、灿烂的文化……世家世家在此发家致富、定居于此,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所以,如果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意外,这些世家也不会主动离开这个经营多年的地方。北。

然而,虽然世家往往拥有影响某些政治势力的能力,但却不足以抵御一切负面因素,永远维持土地的和平与繁荣。就像西晋末年一样,混乱的西晋王朝和逼近的北方异族突破了世家的层层“防线”。中原陷入战火,“中国”不再是“中国”,世家的产业深受影响,士大夫的政治权力付之东流……带着之前生命的恐惧在他们眼里,西晋的世家怎么可能不南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呢?

2、悲伤南渡,安定下来

当然,中原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人们在南迁时会有不同的具体选择。在众多离开中原南渡避祸的中原士族中,大量士族南渡可视为自发南迁,但其中不少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离开,或者是因为军事行动而迁徙。

从西晋永嘉到刘裕实际控制东晋并镇压桓玄之乱的近百年间,南迁的宗族、士族、文武官员多达72个,作为官方史料记载在《晋书》中。自然,这些人的家属、族人、仆人、弟子等,也有不少跟随在后。因此,与其说至少有72名北方政治流亡者南迁,不如说至少有70名北方世家、新的政治势力等举家南迁。

其中,自愿南下的,多是深知时势、最看重生命的世家世家、各政权氏族。《晋书》记载,永嘉末年,即公元312年左右,出身贵族的前赵军成员邓佑主动投降东晋,随后启程南下。继邓佑之后,氏族司马询;成汉氏族有李适、李福、李全;成汉氏族有王昭、王裕、邓鼎、常绪。后赵宗族刘勃、刘启、刘恕、陆徐、鲁迅;后来的赵氏石浑;前秦世家朱序、徐元熙、徐易;原秦氏宗族张天锡、傅郎、傅宏;后秦世家辛公景等有良好背景的北方贵族也看管家业南下。避免灾难。

也有一些势力曾经活跃在北方朝廷,但由于政治斗争、政权更迭等因素,被迫南下。例如,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后燕丞相慕容德被来犯的北魏打败,最终率领4万人、2.7万辆车辆南撤。建南燕。这一时期追随慕容德的河北贵族有著名的清河崔氏、平原刘氏、清河张氏、清河符氏、清河方氏、平原明氏等。

3、北风伸,南风起

历史上,永嘉以来的南迁及其迁徙行为首先被概括为“衣着南渡”。我们上面提到的贵族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南迁留下名字的人大多是曾经过着富足生活的宗族、世家、官宦,但他们南迁时面临的异族压力,让他们不再有往日的平静和耻辱,确实失去了生命。经过多年的创业,他们很难掩饰或缓解离开家乡、“身在异国才认家乡”的痛苦。

正因为心中有这份不甘,所以南渡之后以桓温为代表的成熟势力才会始终坚持北伐,意图夺回本应属于“中国”的“中国”。但随着他们在江南定居、扎根,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南渡人开始逐渐认同自己是江南人。北伐已逐渐成为“过去时”。

北方贵族,尤其是西晋旧氏族,刚南渡时,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文化。南迁之后,特别是东晋建立后,许多南迁的贵族再次受到政权的关注。文化优势与政治优势交织在一起。南迁的北方人虽然是南方的“外来者”,但他们逐渐投入到南方的建设和发展中。继承儒家道统的北方士人,将北方深厚的文化底蕴移植到方兴未艾的南方。扎根土地的农民也将北方更先进的农耕技术应用到南方广阔的土地上。与此同时,外来的中原文化与本土的吴越文化在相互的考验中一点一点地交融……曾经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深深涉足其中。北方的战争迫使他们举家迁往南方。

自西晋永嘉以来,无数北方人,从王室贵族到普通百姓,纷纷南下寻求安宁的生活。虽然南方的生活无法治愈暂时离家之痛留下的痕迹,但与失去生命相比,南迁终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也有人几百年来坚持不南渡。但当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为什么不呢?

来源:头条娱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全国资讯网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993113.com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